肝炎有几种 肝炎的分类介绍
常见的五大类肝病hepatopathy,hepatic disease当中,危害性*大*为广泛的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我国是一个肝病大国,特别是乙肝(HBL)病毒在我国人群当中约有1.3%人口感染,对于肝病患者来说,对亲情、婚情、入学、就业、出国、社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甚至歧视,对生命无可避免地蒙上了悲哀的色彩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非常重要,对于这一群弱势群体来讲更为重要,他们对于治病、对于健康无所适从到处求医,什么新法从太空到地球应有尽有,到头来都是无奈和失落而告终,广泛地认同“乙肝无治论”。因为是这样,失去了治疗的信心,就是这句话好多患者丧失了治疗时机,但是,受害的都是患者,由于长期来不治疗,工作的繁忙,心理的压力,病毒不断地发展,延误了治疗时间,发展到肝硬化、肝腹水、肝癌。形势越来越严重,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5种,其中以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为常见。
1.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急性甲肝患者是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在儿童中以无黄疸型为多见,潜伏期2~6周。粪-口感染是甲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生活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在集体单位如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中甲肝发病率较高。
2.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乙肝患者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1~6个月。主要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及密切的生活接触(粪便、唾液、初乳、尿、分泌物、汗等)进行传播;小儿还应特别注意母婴传播的途径,即母亲在妊娠后期患乙肝或是携带者,分娩时通过产道、胎盘传染给下一代,使婴儿得病。
3.非肠道非甲非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传染源是本型肝炎的患者,潜伏期为1~6个月。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注射、输血及密切的生活接触。此型易转变为慢性肝炎。
4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只能感染乙肝患者,可使肝脏病变加重,病情进行性发展,在短期内迅速发展成为肝硬化。潜伏期为1~6个月,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注射、输血及密切的生活接触,有家庭聚集发生倾向。虽然我国的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对较低,但我国有数量巨大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都可能成为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潜在对象。这是我国肝炎防治的新课题。
5.肠道非甲非乙型肝炎(戊型肝炎):本型的特点是潜伏期短,为2~8周。因其传播途径是粪-口感染方式,可以暴发流行。特别是妊娠6~9个月的产妇更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