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至 夏正浓-----淳驼骆驼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 · 三候
中国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一候腐草为萤
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
二候土润溽暑
土壤浸润,天气闷热,湿气很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土润溽暑”有解释:“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节,因为湿气积聚而时常大雨滂沱,但这个时间段下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俗语“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就是*好的证明。
大暑 · 饮食
大暑时节,天气酷热,人体流汗多、消耗大,时令饮食大体有滋补、消暑两类。
民间以为大暑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吃羊肉、喝羊汤,出得一身大汗,可以排除身体内的积热和毒素,有益健康。
还有不少地方讲究吃凉性食物以消暑解毒。比如福建、广东和台湾在大暑前后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是一种草本植物,茎叶晒干后可熬制成“烧仙草”,是一种消暑甜品。
江浙一带人们惯饮伏茶,这是一种特别配制的消暑茶,常以青蒿入茶,再配上陈皮、六月霜、白菊花、十滴水制成茶包,清热解毒。此外,桑菜荷叶茶、一豆饮、金银花饮、决明子茶、焦大麦茶等,都是兼具药用价值与清凉口感的祛暑佳品。部分地区的人们还会吃伏姜,助于驱散寒气和湿气。
愿你在这炎炎夏日,清凉舒爽,快乐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