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内心需要造个梦

健康知识2012-05-31 12:00:00607阅读
    本市新天空心理咨询室一项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本市高达85%的初中以上青少年认为自己“没有梦想”。很多人表示“对于自己的未来非常迷茫”。
    从小听父母意愿 大学上不下去了刚上大一的小周(化名)是一个身高1.9米的帅小伙。他从小时候开始,一直按照父母的要求安排自己的人生,“小学的任务就是上好的初中,初中的任务就是上好的高中,上好的高中是为了上好的大学。终于上大学了,我希望选择一条自己想走的路。”小周说,小时候因为身高原因曾练过一段时间排球,但那是在父母的逼迫下完成的,“我其实喜欢艺术设计,想做设计师的想法已经在脑海里很多年了,只是一直没跟父母说,我知道说了也会遭到反对。”小周很无奈。
    按照父母的意愿,他在填报大学志愿时选了“排球专业”。入学后,因为自己本身就不喜欢打排球,加上班里同学都是专业学体育出身的,每次练习、考试都是倒数3名,慢慢地他开始被大部分同学排斥。他决定要退学。
    在朋友的劝说下,他选择了找心理咨询师聊聊。通过心理测评,老师发现,小周对艺术的浓厚兴趣远远大于体育,他内心对艺术的渴望一直存在,只是碍于父母的压力和决断,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完全释放出来。有着多年心理咨询经验并擅长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王志辉老师介绍说,很多青少年都不了解“我是谁”,“他们的人生就是被父母设定的人生,而非自己的。”
    **让孩子了解自己 发现梦想的种子王志辉老师在多年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家长的“阻挠”多于帮助,而让孩子深入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了解“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并选择了与性格、兴趣、能力相匹配的人生,将会是事半功倍的结果。
    “我在做青少年心理咨询时,都会问一个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但大多数孩子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王老师分析,很多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优势,只是无奈地接受了父母或是其他人的想法,“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梦想,这颗梦想的种子在心灵的土壤中等待被发现。有些孩子确定自己的目标,这颗种子就会很快萌芽,不断生长、开花,但有的孩子没有明确目标,糊里糊涂混日子,身不由己地被推着走,如同盲人骑马。”王老师说。
    “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由几年前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的选择将会决定今后的生活。现在我们的脚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下一步将迈向哪里。家长应该让孩子选择自己的路,不要对孩子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这样会让孩子没有成就感,想逃之夭夭。”王老师说。

        责任编辑:鲍庆义    WWW.1168.TV    2012-5-31 16:12:26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