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一起儿童青蛙腿

健康知识2012-09-20 12:00:00627阅读
  *近,国家药监局发出通知,要求企业修改相关药品说明书,处方中含有苯甲醇的注射液,必须在说明书中明确标注“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这是因为苯甲醇在肌肉注射时,可能导致儿童臀肌挛缩症。
  儿童臀肌挛缩症是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的髋关节外展外旋畸形和屈髋障碍。患臀肌挛缩症的儿童走路像鸭子,摇摇晃晃,步态呈外八字样;快步走或跑步时呈跳跃状;站立时两条腿外翻,而且两腿不能完全并拢,不能跷二郎腿;下蹲时的姿势更特别,双膝部须向两侧分开才能蹲下,足跟不着地,好像一只大青蛙,俗称青蛙腿。有的患儿因下蹲困难,只好站着大小便。这些儿童的臀部没有正常人臀部那样厚厚的肌肉,而被许多硬结代替,似一条又硬又粗的束带牢牢地约束着臀肌,妨碍着肌肉运动,使臀肌形成一个形似酒窝的皮肤凹陷;严重病例可有骨盆倾斜、腰椎弯曲等。
  与苯甲醇有直接关系儿童臀肌挛缩症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疾病。1970年,由瓦德拉玛医生首先报告,而我国1978年才有报道。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儿童臀肌挛缩症日渐增多:湖北宜昌2~14岁儿童中发现310例,山东枣庄的一个小山村里就诊断了22例,河北省的一个村庄里1991年臀肌挛缩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94%。到了1999年,儿童臀肌挛缩症发病率上升到9.17%,几乎10个孩子中就有1人因臀肌挛缩而致残。
  这种残疾是怎样形成的呢?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儿童都是在幼儿时多次肌肉注射过青霉素。难道是青霉素惹的祸吗?可是,有些经常注射青霉素的儿童为什么没有患病呢?于是,医生们想到了青霉素的溶剂。
  青霉素在治疗时要用溶剂溶化后才能肌肉注射,注射用水、生理盐水和苯甲醇都可以做青霉素的溶剂。医生们继续调查发现,使用注射用水和生理盐水做青霉素溶剂治疗的儿童很少患儿童臀肌挛缩症,而发生臀肌挛缩症的儿童大多是使用苯甲醇做溶剂的。又经过反复的动物实验,*终确定苯甲醇是导致儿童臀肌挛缩症的祸首。由于苯甲醇有麻醉作用,可以减轻青霉素肌肉注射后的疼痛,所以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特别流行使用苯甲醇做青霉素的溶剂,于是这种疾病就出现了,而且越来越多。
  十岁以下儿童*常见儿童臀肌挛缩症并不是注射了苯甲醇后立即就发生的,而是在注射后2~3年逐渐出现的症状,而且越小的孩子注射后越容易发病。因此,臀肌挛缩症常常见于4~10岁的儿童中。
  苯甲醇不易被人体吸收。小儿肌肉娇嫩,新陈代谢旺盛,对异物刺激反应强烈,多次肌肉注射后,长期积留在注射部位的苯甲醇可导致药物性筋膜炎和肌纤维组织炎,进一步发展成臀部肌肉纤维变性,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瘢痕组织,引起肌肉痉挛。患儿臀部肌肉纤维瘢痕挛缩,势必影响患儿活动和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残疾。
  2005年,国家药监局和卫生部先后发文禁止苯甲醇作为青霉素溶剂注射使用。但近期,国家药监局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又发现有儿童使用含苯甲醇的注射液肌肉注射后出现臀肌挛缩症的病例报告。为保证儿童用药安全,国家药监局决定组织开展含苯甲醇的注射液说明书的检查,要求凡使用苯甲醇作为溶媒的注射剂,其说明书必须明确标注“本品使用苯甲醇作为溶媒,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各地药监部门应立即组织对辖区内企业药品说明书进行检查,未按要求修订的其药品一律不得上市。未按规定标注上述内容的已上市药品,一律责令企业立即予以召回,并按有关规定予以查处。
  儿童生病尽量口服药孩子生病后,不少家长以小孩喂药较为麻烦、不如打针方便为由,常常要求医生给孩子打针。肌肉注射虽然简单易行,但是注射药物的副作用往往多于口服药物,其中儿童臀肌挛缩症就属于注射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
  除了苯甲醇外,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维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反复肌肉注射,也可能导致儿童臀肌挛缩症。因此,孩子生病后应尽量采用口服药物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肌肉注射;如果确实需要肌肉注射,疗程应以3~5天为宜,不要长时间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如果注射局部产生硬结,应及早用热毛巾外敷,以促进局部受伤组织的血液循环,加速药液吸收,帮助肌肉尽快恢复功能。如果出现类似青蛙腿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以免造成终身残疾。

责任编辑:王静    WWW.1168.TV    2012-9-20 10:46:49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