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问题多

健康知识2012-10-05 12:00:00547阅读
  问题一 专选名贵药许多人以药价的高低来评价补品的档次,认为名贵药一定药效高。其实名贵药并不是对所有人、所有病都有效,如果不对症反而有害。如燕窝含蛋白质高达55%,但却是不完全蛋白质;鱼翅的蛋白质高达85%,却缺乏色氨酸(必需氨基酸)。它们的营养价值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高。
  问题二 不知“虚不受补”的道理补品大都为滋腻之品,不易被肠道吸收,而身体虚弱者多消化能力差,吃补品更不易吸收。故脾胃虚弱者进补前应先健运脾胃,否则会加重腹胀、纳呆等症状。
  问题三 滥补,甚至以药代食一些人认为,补品为**之品,只要大服补品,就可祛病健身。更有某些慢性病患者重药轻食,甚至以药代食,结果花费极大,效果不佳。殊不知药食同源,合理地调剂饮食,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如多吃芹菜对控制高血压有效;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咳喘病人应适量多吃。
  问题四 不知对症进补人体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有机体,进补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进补前应先请教医生,弄清自己阴阳气血的虚实证候,以便对症下药,辨证施补。虚什么,补什么,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问题五 该进补者不进补这是指已有明确阴阳血气虚症的患者,因受民间流传的“是药三分毒”和“药补不如食补”的影响,应进补而拒补。其实,药补与食补是不同的两个领域。食补,主要是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而当人体处于病态或虚损状态时,就需要使用补药让机体恢复。
  问题六 进补不分邪实中医认为,单纯邪实不补(患病但正气不虚),以免“闭门留寇,留邪致变”。因为补益之品有固本收敛作用,不利于体内病邪、毒素的消除。所以进补者凡遇感冒发热、消化不良、呕吐泻痢等病症时,都应暂时停止进补,待病情好转后再继续服用。
  问题七 小儿盲目进补如今的孩子常被家人视为“小皇帝”。家长为了其能早日成材,舍得花钱买那些叫“乐”啊、“神”啊、“智”啊的保健品,美其名曰“智力投资”,结果常常导致孩子性早熟、矮个子。

责任编辑:王静    WWW.1168.TV    2012-10-5 11:07:31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