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孩子过度摇或可致失明

健康知识2012-10-12 12:00:00771阅读
  摇宝宝危及生命近日,一条“不要再摇晃小婴儿睡觉”的微博引人关注。该微博提醒,大人一边唱摇篮曲,一边轻摇宝宝,这种影响了无数代人的经典画面,给宝宝带来的危害巨大,让家长们大惊失色:部分宝宝在不断抖动中会哭闹得厉害,大人则会抖得更加厉害,直到孩子慢慢睡去。但宝宝不是真正熟睡了,而是被抖晕了。该微博称,婴幼儿在一岁半前,是脑发育高峰,因其出生后额叶未完全发育,脑组织发育慢于颅骨发育,因此颅内空腔较大,剧烈活动头部,会导致摇拨浪鼓效应,*常见的是硬膜下积液,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并非危言耸听“并非耸人听闻。”**们表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医学理论,值得家长们重视。
  梁平教授称,临床上,过度摇晃婴儿可能导致其脑部血肿,尤其是1岁半以下的婴儿,由于大脑发育还不完全,脑组织及结构抗压能力不高,如同盛放在颅骨里的嫩豆腐,脑组织和颅骨间并无连接。同时,脑组织和颅骨之间空腔比较大,当孩子受到一定频率长时间摇晃时,脑组织与颅骨之间会发生碰撞,严重者可能形成硬膜下积液。一旦出现空腔和积液,孩子继续受到晃动,大脑也会跟着震动,头盖骨和大脑之间的静脉被挤压,血流受阻,严重者可能出现失明甚至死亡,但临床上,这种发生率极低,医院尚没接诊到确诊病例。
  **主任表示,因为过度摇晃,可能造成脑部小血管破裂,轻者发生智力低下、肢体瘫痪,如果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
  宝宝促睡有讲究**称,宝宝是否睡觉,是大脑中枢在支配控制。如何有效促使宝宝睡觉?尤其是3个月以下的宝宝,有很大讲究。婴幼儿哭闹想睡觉,母亲温柔的怀抱和抚触能起到很好的安慰作用。如果孩子睡在摇篮中,不要用同一频率长期摇晃,3—5分钟的短暂轻摇没有问题。因为,同一频率下晃动,可能引起脑部震荡。*有效的办法是:将宝宝放在床上,用手轻拍或抚摸宝宝的背,轻轻哼摇篮曲。两种睡眠不好**主任称,除了摇晃促使宝宝睡觉,还有两种不良睡眠方式容易被大人忽视:第*是搂着宝宝睡。因宝宝的头离大人的嘴近,会过多吸入大人呼出的废气。搂着宝宝,限制了宝宝睡眠时的自由活动,难以舒展身体,影响血液循环。
  第二是开着灯睡觉。很多大人为了方便,通宵开着灯。由于宝宝的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机能差,光亮会改变其适应昼夜自然规律,导致睡眠时间缩短,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其患近视眼的几率比同类正常孩子高。

责任编辑:王静    WWW.1168.TV    2012-10-12 9:13:18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