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骂孩子后患多 会增加患癌症和心理疾病的风险

健康知识2012-11-23 12:00:00749阅读
  在中国,家长打孩子仿佛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即使在现代这个不提倡甚至反对打骂教育社会里,相信打过或者支持适当打打孩子的家长还是有很多。当然,适当的威慑方式对于孩子教育纵然有某些效果,但从孩子健康角度研究,有英国一项心理研究表示,掌掴或侮辱孩子可能增加他们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纵使打骂教育没导致孩子患癌症,也致使其长大后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儿时常遭殴打,患癌风险增加70%以上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心理学院科学家的这项研究新发现,刊载于本月13日的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上。近日,这则消息在中国的各大论坛里被频频转发,中国的家长们吃惊于打骂孩子竟然有这么大的危害。
  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对沙特40岁到60岁的癌症和心脏病患者调查显示:‘频繁殴打(每月一次以上)和侮辱与心脏病、癌症以及哮喘危险大幅增加有关。’在沙特,殴打和侮辱孩子是常见的教育方式。”
  研究显示,与健康人群相比较,那些儿时遭殴打的人患癌症的风险增加70%以上,患心脏病风险增加30%。研究人员推测,患病危险增加是因为这种教育方式给孩子造成压力所致。
  打骂教育孩子易患心理疾病在中国,家长打孩子仿佛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孩子不听话,总喜欢用这种“威慑”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但要注意了!掌掴或侮辱孩子除了可能增加他们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外,还会致使其长大后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亲经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现早恋,还会使女儿数学成绩差;父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或者退缩、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等。也就是说,打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新的心理问题。
  七嘴八舌讨论区:
  在时下的中国,打孩子等粗暴的教育方式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在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中,就有“不打不成器”一说,而在年轻一代的父母中,即使受到了新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但在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中,“打”也是作为一种常见的惩罚手段。

责任编辑:王静    WWW.1168.TV    2012-11-23 10:17:53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