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与年龄的关系

健康知识2012-12-15 12:00:001087阅读
  一生都要关注牙健康
  人体许多疾病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牙病不是。儿童时期即可发生牙病,只是对于不同时期的人群,牙病情况有所不同。
  儿童与青少年期
  由于乳牙自洁作用和抗龋能力差的结构特点,加上不能很好地刷牙,食物、软垢易滞留于牙面上,6~8岁是人生第*个患龋高峰期。乳牙严重龋坏或过早脱落,会使恒牙排列不整齐,甚至影响继位恒牙的发育。
  中小学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等引起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的位置关系异常。牙齿不齐使牙齿的咀嚼效率降低,严重的还会导致消化不良及肠胃疾病;牙齿拥挤使菌斑和牙石易于附着,刷牙难以彻底去除,容易发生牙龈肿胀、出血、口腔异味等症状。
  成人期
  18~25岁时智齿萌出,由于下颌骨逐渐退化、变小,智齿萌出时往往已没有足够的位置,萌出不全或阻生,在牙龈与牙齿之间形成一个较深的盲袋,食物碎屑和细菌容易积存,抵抗力下降时引发冠周炎。
  刷牙方法不合理引起相应的疾病。刷牙不到位,菌斑、牙结石沉积,诱发牙周病,促使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严重牙周炎者牙齿松动、脱落。横行刷牙过度,使牙颈部出现凹槽(楔状缺损),遇冷热刺激出现酸痛,重者发展成牙髓炎甚至牙齿折断。
  不合适的饮食习惯损伤牙齿。过度咬硬物,包括坚果和螃蟹等,导致牙齿磨损,牙本质暴露,出现冷、热、酸、甜刺激酸痛的过敏症状。如果一不留神,咬到石子或骨头,牙齿瞬间遭受冲力过大,牙齿折裂。
  龋病和牙周病仍是中年人主要的牙病,*新全国调查显示,中年人(35~44岁)88.1%有龋齿,97.3%有牙结石。
  老年期
  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牙龈萎缩、牙根外露和出现牙缝,这不但影响咀嚼、导致吃纤维性食物时塞牙,而且牙缝清洁困难,易积沉牙结石,进而又会增加牙根面的龋坏。
  大部分老年人存在牙齿缺失,除了对消化的影响外,牙齿缺失使余留牙承受的咀嚼压力增加,如果咀嚼力超过了限度,致使余留牙齿创伤而产生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牙周疾病。如果长时间没有镶牙,可能会导致其相邻的牙向缺牙空隙内倾斜、移位,出现牙齿排列错乱,加重牙周疾病。

责任编辑:杨亚楠    WWW.1168.TV    2012-12-15 11:16:07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