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原因
饮食控制不严格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合理饮食有助于减轻胰岛β细胞受损,减少药物的用量和有利于控制体重。是降低血糖*有效的方法之一。相反,若不重视饮食控制,再多再好的药物也难使血糖保持正常。
运动量不适 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本身是一个能量消耗过程,它可以促进肌糖元分解及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运动有利于降低体重,增加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在运动中推荐有氧运动,如慢跑、快步行走,而不提倡无氧运动,如短跑、举重等。提倡:“1、3、5、7”。可具体理解为:1是持之以恒,3是每天步行3000米,5是每周运动不应少于5次,7是运动后心率加年龄之和等于170。
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 倘若患者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严重不足情况,临床上就应避免再使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如优降糖、达美康等,此类药物无疑于是:“病马加鞭”,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特点是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常同时合并高血压、高尿酸、血脂紊乱等,在治疗中应重点选用克服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同时应兼顾高血压、血脂紊乱的治疗。
饮水量过少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饮水这个问题上有错误认识,认为糖尿病病情加重时会导致烦渴多饮,所以在日常生活有意识的少喝水。饮水可起到“内洗涤”的作用,促进机体排出多余的糖分和代谢产物,对降低血糖有积极的作用。
便秘 便秘是加重糖尿病患者血糖不稳定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对于便秘患者的非药物处方是四个字,粗、水、润、时。粗是提倡粗纤维膳食,多吃**蔬菜,每天应在500克以上;水是多饮水,润是多吃一些滋润性食物,如麻油、核桃等;时是养成每天定时进餐、运动、排便的习惯,建立良好的生物钟。
吸烟 吸烟是恶化糖代谢重要的因素之一,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和尼古丁可以导致血管痉挛、脂质代谢紊乱,血小板血液流变学异常等,从而加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应激状态 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焦虑、感染、发热等,均可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使一些升糖激素如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水平升高,导致血糖升高。
降糖药物使用方法不正确 磺脲类药物应在餐前30分钟使用。双胍类药物应在餐后服用,阿卡波糖应在进餐时与第*口饭时同时嚼服。
有些药物会对抗胰岛素作用 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排钾类利尿剂、心得安、雌性激素等,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
责任编辑:小徐 WWW.1168.TV 2010-8-23 17: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