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要顺应四时

健康知识2013-01-16 12:00:00525阅读
  凡事不宜太过,只有顺应自然规律,协调阴阳,才能“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各,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智者养生 顺应四时
  中医认为,人与大自然密切相关,人的生命活动必须适应大自然的变化,才能生存,《内经》称为“天人相应”.所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关键。以自然界四时阴阳气候变化而言,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凡太过即是“六淫”,即为致病之邪。顺应四时,则化害为利。
  调养情志 独立守神
  生命活动,贵乎气机。正常情志可使气血运行保持动态平衡,反之则气血逆乱。所以,《内经》反复强调保持情绪安定是延年益寿的重要保障。《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告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之喜怒哀乐皆为正常生理表现,但当变动过剧或持久不解,即违反常度,称为“过用”,此时七情即是致病因素,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皆为此意。《内经》不止一次强调情志过极之害。如《灵枢·口问篇》曰:“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素问·生气通天》多次提出独立守神、凝神闭气的静功是防治疾病、避免衰老的重要手段,强调:“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调理饮食 五谷为养
  饮食的吸收运化贵在脾胃健运,诸脏能得水谷精微之滋养而神气自旺。故长寿之道十分重视脾胃,称之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同时,脾胃健运可以抵御外邪之侵袭,故仲景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饮食大饥大饱,过寒过热,或挑食、偏食,皆属“过用”,于养生极为不利。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饮食有节”是“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强调饮食宜多样化,不可偏嗜五味。《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样既可满足人体需要,又能达到以此之利,补彼之弊的目的。
  运动导引 抗病祛老
  抗老延年基本方法之一是运动导引。《吕氏春秋》曾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内经》在延年理论上虽侧重于虚静,但已强调运动适度可以抗病却老的道理,“起居有节,不妄作劳”,有利于健康长寿。如劳伤过度或超越机体能力所及,皆谓之“过用”.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警戒说,“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这里的“久”即“过用”,是致病之主因。
  益肾固精 保养天真
  中医认为,肾者“先天之本”,脑为髓海,肾气通于脑,肾藏精,精化气,气化神。肾气之旺概括了脑髓之充盈,精液之充盈,骨髓之强劲。《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指出:肾的精气主持人体发育衰老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生死夭寿莫不关由。因此,养生之道又主要是保养天真,不使妄泄。《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东,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

责任编辑:杨亚楠    WWW.1168.TV    2013-1-16 10:51:26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