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冠心病都是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高血压病可以诱发脑溢血、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国外有很多研究。其中一种是心理动力学 ,认为身心疾病患者具有特殊的人格 ,人的心理情绪和行为与高血压病的发病有关。美国有个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在一个很高的平台下面 ,平台上放着鱼 ,地面到平台放置一架通有电流的阶梯 ,这是猫**可以够到鱼的路线。只要猫一踏上这架梯子 ,就会遭到电击。这只猫经过几次试探后 ,因害怕再遭电击而踟躇不前 ,但又经不住饥饿与美食的诱惑 ,在这样的心理冲突下 ,这只猫产生了极度的不安与焦虑情绪 ,不停地嘶叫、来回跑动。测量这只猫此时的血压 ,科学家发现 ,它的血压明显上升。这个实验得出一个结论 :当人们的心理经常处于焦虑与冲突的情况下 ,就会诱发高血压病。换句话说 ,具有紧张情绪和不良性格的人容易得高血压病。 20世纪 50年代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罗生曼提出了“ A型行为类型”的观点 ,认为 A型性格和 A型行为是患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心理特征。 A型人格的特征主要有 :个性强、过高的抱负 ,固执、好争辩、急躁、紧张、好冲动、具有敌意与攻击性 ,容易急躁、激动、发怒。一项调查显示 ,具有高血压病或冠心病的人 , A型与 B型性格人群的比例是上 3. 12∶ 1。
另一种理论是心理应激理论 ,这种理论把应激看作是一种刺激物 ,其来源十分广泛 ,它包括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 ,这些因素构成心理应激源 ,是对不良刺激或应激情境的反应 ,是一种觉察到的威胁。应激一旦发生 ,无论它是由何类应激源引起的 ,都会导致心理和生理反应。适度的应激对人的健康和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 ,使人产生良好的适应结果。但是长期处在**度的应激状态 ,使人难以适应 ,会损害人的健康 ,从而引起身体机理的变化 ,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或舒张 ,引发高血压病。
从医学上说 ,高血压病的发病分为三期 :初期、中期和晚期。无论处在高血压的哪一个时期 ,病人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反映。例如第*期高血压的病人 ,情绪会随着血压波动 ,表现为易激动、爱发脾气 ,对病症的担心、忧虑、经常头痛头晕、浑身不舒服 ,情绪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 ,保持心理健康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有很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小徐
WWW.1168.TV 2010-8-24 11: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