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医药投资年度汇总:新药是个试金石
2016年是医药审评审批*严格的一年,2016年已经过去,现在已经进入2017年。如今创新药投资在中国已经进入3.0时代。曾几何时,创新如星星之火,代表性企业是贝达和微芯,这是创新药还在1.0时代;2.0时代主要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华领、再鼎、信达是这个时代的代表药企;而到了3.0时代则原创成分增加,康宁杰瑞、天演、亚盛等成为这个时期的先驱。
以创新药发展历程相辅相成的则是资本对创新药的态度也在发生巨大的改变。过热、太贵了、不理性、有泡沫,基本是现在投资机构对创新药投资的潜台词,但这些并没有妨碍到大家的投资热情。这是好事,因为热情背后带动了创新药投资生态圈的建立。不同特点的投资机构,在整个创新药投资链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那些要求较高投资回报的机构,早已意识到,只有在更早期介入到创新药投资项目中,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创新药如何投资?老牌投资机构红杉资本也在创新药项目估值日益增高的情势下,逐步调整投资策略。这家投资机构的管理合伙人陈鹏辉告诉E药经理人,接下来他的创新药投资策略是在项目初创期就介入,或者干脆主动出击,找技术、找人,组局创立创新药研发公司。
投资机构与科学家一起联合创业,是一个得到验证并成功的商业模式,且正在成为更多投资机构的共同选择。早先成功的案例有信达,今年备受瞩目的有两个:基石药业和君联资本近日刚刚公布的铂金医药。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案例中出现的人物江宁军和王劲松,都曾供职于赛诺菲研发中心,前者是亚太研发总部总裁,后者是中国研发中心总裁。
随着险资和具有深厚资本实力的资本的进入,使得这些创新药项目在产品上市前,需要大笔资金完成临床试验时,更容易找到投资者。国投创新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该基金有200亿元规模,医药方面的投资主要关注那些未被满足临床需要的高端医疗仪器与药品,目前国投创新已经投资了8家公司,披露的为四家:信达生物、诺禾致源、亚盛药业和明峰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