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导致药材价继续上涨
记者获悉,同一张中药方今年普涨了三成多。患者赵大爷就告诉记者:“以前喝中药都觉得是便宜,只有西药才会价格很高,没想到中药涨得很厉害。我的药方中红花、桂枝等10多味药几乎每样都涨价了,再涨恐怕我就喝不起了。”
居民看病方便多了
由于名中医多,建邺区宁西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4年以来,年门诊量均达1.5万人。然而该服务站之前只能蜗居在建邺区湖西街一处300多平方米的小楼上提供医疗服务,遇到就诊病人多的时候,患者只好站在门诊大厅。为了改善服务站医疗环境,如今,服务站斥巨资进行“扩张”,吃下了万达金街东区1200平方米的三层大楼。
该服务站王洲平站长说,考虑到站里的名医都是全省中医领域的****教授,有的还是我国的中医泰斗,他们下决心找个好的办公条件,为医患双方提供一个舒适宽敞整洁明亮的就医场所。这些**除在一些大医院门诊外,他们每周一至周六来这里实行轮流坐诊。
一位过去跑了多家医院看病的赵大爷感慨地告诉记者,过去到大医院挂**号,常常要家人凌晨去排队,而这些**在大医院坐诊,**号一天一般只挂15人。如今到了社区,这些**平均一天的门诊能看到30多人,方便多了。
太子参涨幅达854.5%
记者在该服务站采访得知,许多病人感叹今年的中药价格贵了很多,同一张中药方今年涨三成。有统计显示,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中药材约六至七成品种的价格上涨,中药价格普遍涨了三成以上。
一位医药公司分管中药材的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今年3月份开始,中药材价格就在逐步上涨。”他介绍说,今年天气多变,如倒春寒、暴雨和干旱,导致中药材产地大面积减产,是推动中药材上涨的主要原因。比如,云南和四川是中药材的主要产地,西南大旱的灾情到七八月才得到缓解,三七等药材受其影响就大涨了。
磐安县是“浙八味”(白术、白芍、杭白菊等八味中药材)的主产地之一,低温冻害下,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锐减,导致9成中药材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涨幅*大的太子参,涨幅达854.5%。
虽然中药材的价格已经涨了很多,但很多经销商和中医都认为,秋意渐浓,早晚温差大,让不少人都感冒了。秋冬时节,煲汤进补的市民将增多,随着需求增加,药材的价格还会上涨。
责任编辑:小季 WWW.1168.TV 2010-10-19 11: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