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为群众节省药费
3月11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的记者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副主任王培安和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回答了记者提出的相关医疗卫生问题,并披露出一系列重大利好消息。
谈“药品加成”
啃“*难啃的骨头”,为群众省药费
“以药补医”演变成逐利机制,损害群众利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王贺胜介绍,“药品加成”政策是50年代困难时期实行的一个政策,当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药补医”逐步演化成为一种逐利机制,大处方、大输液、滥用抗菌素等问题日益严重,推高了医疗费用,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什么叫“以药补医”?王贺胜解释说,以往对公立医院的补助有三个渠道: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贴。改革后,取消了药品加成,对公立医院只有服务收费和政府补贴两个渠道。
今年为群众省600至700亿元药品费
“既涉及了深刻的利益调整,改的是体制机制,又涉及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所以取消‘以药补医’是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年*难啃的‘硬骨头’。”
王贺胜介绍,2009年新一轮医改开始,8年来取消“药品加成”始终在逐步推进:2015年在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2016年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每年降低药品费用,公立医院的药占比由2009年的46%下降到2016年的40%,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负担。据今年不完全统计,预计将再次为群众节省药品费用600亿至7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