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零差率后 医院绩效分配有好方法吗?
近日,看到有些媒体在宣传有些高校的教授和大师级的**在开设医院药品零差率后绩效分配指南性的方法的报告和讲座。作为一名在医院一线工作二、三十年的院长,和专注于此项工作研究的学者,不禁哑然!真的不知道这些教授和大师级的学者,从哪里研究来的方法,能解决当前医改中医院正在出现或者尚未出现的重大难题?这里我们讨论一二,供研究者关注:
第*,药品零差率后的医院运营结构饼图尚未形成,或者说,尚未找到医院特定背景下的医疗收支结构图,怎么能开始制定和研究新的针对性绩效分配办法?现阶段,医院绩效分配的方法只能延用过去惯性的绩效分配方法,并积极稳妥地进行改良和应对,并努力寻找和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思路和新的模型。可以说,这一创新刚刚启动,不可能已经形成指南,或者新的体系等。
第二,药品零差率后的医院绩效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看,医院运营的负平衡导致了医院绩效考核的负来源!此时,如果单从绩效分配的原理来看,绝大多数的医院和医务人员是没有奖金来源的,也就没有正常的办法来进行绩效分配。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现阶段药品零差率导致的医院绩效负平衡,尚未有与零差率后医院运营绩效负平衡后相匹配的绩效管理办法来支撑和运行,这是现实。
第三,从医院院长角度来看,药品零差率后的医院绩效分配办法的研究和制定,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要画出药品零差率背景下的医院运营结构饼图,并稳定地运营。二是要在药品零差率新背景下,医院运营饼图出现医院绩效正平衡的时候,才能开启和研究医院新的绩效考评方案与办法。在此之前,医院只能积极向上争取财政的支持和补助,要求医保减少死账和呆账,使医院运营尽可能趋向平稳,这是目前的医院改革方针,也是医院绩效管理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