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改新规:这8类药将被重点监控
药品重点监控又添一省,这一次是浙江省。继江苏、青海、河南等省之后,浙江也开始了药品重点监控的动作。
8月17日,网上流传的一份文件显示,浙江省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做好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的通知,提示8类药品将被重点监控:
包括抗菌药物、补益类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非治疗辅助性、营养性药品、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无特殊原因使用量快速增长的药品和医院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为有必要列入重点监控的其他药品。
该通知要求,将辅助性、营养性、临床易滥用的价格高、用量大的药品纳入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并于2017年9月30日前报医政医管处备案。
自今年4月,国务院要求国家卫计委和中医药管理局指导地方对辅助性、营养性等高价药品列出具体清单后,江苏、四川、安徽、青海、河南都分别公布了重点监控的药品品种。
综合梳理以上省份公布的重点监控名单可以发现,价格高,用量大,非治疗辅助性的药品往往在列。
从监控种类来讲,质子泵抑制剂、中药注射剂、辅助用药这三类药物属于重点监控种类较多的,尤其是质子泵抑制剂,在各省的重点监控清单频繁出现。
在中药注射剂中,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血栓通、参麦注射液等是比较常见的品种。在辅助用药种类中,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比较常见。
而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康艾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血栓通、骨瓜提取物注射液、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等药物在各省药品重点监控名单上,出现的频次较高。
继以上省份后,浙江省也发布了做好药品重点监控管理工作的通知,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医药政策的逐步趋严,有医药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全国大面积推广药品监控有望成为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