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批次中药饮片被查封扣押 7批次来自医疗机构
总局发抽检通告,8批次疑似假药,7批次来自医疗机构。
▍查封扣押31批次中药饮片
11月10日,总局发布《关于31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的通告(2017年第183号)》。
通告安徽济顺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29家企业生产的31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其中,20批次砂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包括性状和含量测定;1批次砂仁(净砂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含量测定;10批次知母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包括水分和含量测定。(详见附件)
总局表示,对于不合格中药饮片,相关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采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要求企业暂停销售使用、召回产品,并进行整改。
同时,依照相关规定对生产销售不合格药品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三个月内公开对生产销售不合格药品相关单位的处理结果,并及时报告相关情况。
▍8批次疑似假药
据统计,此次抽检不合格的中药饮片中,出现了8批次“标示生产企业否认为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即疑似假药。实际上,在以往总局发布的抽检不合格中药品片中,假药的现象一直存在。
对此,总局要求在立案调查工作中,企业对产品真实性有异议的,可以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如果,查实无误的。将由相关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企业从重处罚。
▍7批次来自医疗机构
另外,这些不合格中药饮片的来源值得关注。经统计,有17批次来自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另外来自医药公司和零售连锁。8批次的疑似假药,有7批次来自医疗机构,
今年以来,总局发布中药饮片抽检不合格的通报,相对较多。这也折射出,对这个类别的药品监管力度的确不小。看看不合格药品的来源,也的确需要严加监管了。
附:31批次不合格中药饮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