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中医治疗方法
(1)痰浊阻窍型:症见善忘神呆、腰酸流涎者,选加温胆汤及菖蒲、郁金、熟地等。
(2)痰瘀阻络型:症见神疲气短、肢麻不仁者,选加夏陈六君汤及僵蚕、红花等。
(3)痰浊中阻型:症见头昏胀刺痛、耳鸣心悸、急躁善怒、腰膝酸软者,选加杞菊地黄汤;症见视物旋转、恶心欲呕、胸闷肢麻者,选加半夏白术天麻汤。
(4)痰瘀痹胸型:症见心胸刺痛、气短心悸者,选加瓜蒌桂枝汤及降香、郁金等。
基本方中:黄芪可健脾益气扶正,调节免疫功能;首乌能滋肝肾,益精血,降血脂;陈皮、苍术燥湿化痰健脾,排浊降逆止呕;丹参、赤芍活血化瘀,降压降糖;地龙化痰**降压;山楂消食降脂化瘀,软化血管。全方药物组成可健脾益肾,燥湿化痰,活血化瘀,降脂化浊。
在临床上的病人中:有的因脾虚痰瘀阻络而肢麻;有的因肝肾不足聚痰生瘀而致头痛眩晕;有的因心脾不足痰瘀阻痹胸阳而致胸痹;有的因脾肾两虚痰瘀阻窍而成痴呆。这些病人通过化痰浊、行痰瘀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疗效。
高血脂病人多为老人,尤其是久病或肥胖嗜食油腻者。老人及久病者气虚阳亏,血滞脉涩,津液失于输化致痰聚瘀生;肥人及嗜食肥甘者损伤脾胃易积湿生痰停痰。此外,脾、肾是形成痰浊瘀阻的主要脏腑,故在治疗痰浊瘀阻的同时要注重调理脾肾,平素宜低脂低糖饮食,以减少高血脂症发病。
上述为高血脂中医治疗方法的阐述,正确的治疗高血脂方法对患者病情的康复有良好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治疗后要有良好的护理措施,辅助中医治疗的效果。
责任编辑:小季 WWW.1168.TV 2010-11-25 17: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