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气导致大病患
腹股沟疝俗称“小肠气”,由于腹股沟疝占整个疝发病率的90%以上,因此大家讲到疝就是说腹股沟疝,实际上它是一个更加广义的概念。简单来说,疝是人体器官或者组织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薄弱、间隙、缺损进入到另一部位。这些薄弱部位可能为先天性,也可能因年龄**、用力、受伤或过往手术而产生。在中国,疝气的发病率约为3.6%,其中60岁以上人士的发病率高达10%。由于疝的严重程度和位置不同,疝的症状也各不相同。比如可以看到或感觉到腹部或腹股沟区凸出,以及抬东西、运动或排便、排尿、咳嗽用力时疼痛加重。
“每一次的义诊都会有近200位患者来就医,在就医的过程当中,我问你为什么不看病,他就说小肠气不是一个很严重的病,我无所谓,也没有什么不舒服。”我国一年至少有三百万患者,只有百万例手术,2/3的病人没有进行手术治疗,即使在北京、广州、上海这些非常发达的城市,也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来做手术。“小肠气”不治疗不会自行愈合,因此一般建议在疝气变为急症前进行疝修补术。严重的“小肠气”可发生崁顿,导致这些部位缺血坏死。如不及时诊治,还会引起肠梗阻。
手术可治“小肠气”
据了解,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疝。疝修补术的基本步骤为打开疝囊,将肠或组织放回原位,去除多余的组织,再关闭疝囊、修复肌层,通常用补片或移植片加固。反复率也从一开始的10%降到了1%,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后会降到更低。
那么有了疝怎么办?近一百年都是把破的地方缝起来,像缝破的衣服一样。缝合后的部位一拉伸就会形成张力,一旦腹压突升,反而更易破损,反复率很高,所以要打补丁,这就是补片。用补片做完手术两个小时就能下地。他还指出,目前补片已从*早的不锈钢发展到人工合成材料,现在又发展到生物材料补片,可向周围组织发出生物信号,患者发挥自身的修复机制便可集中作用于伤口部位愈合。
医学**对记者表示,由于生物补片价格比较昂贵,主要还是应用于一些特殊的患者或不能应用人工合成材料的病人。
责任编辑:陈江涛 WWW.1168.TV 2010-12-9 1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