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朋友服用降压药存在哪些误区 擅自停药?
降压药,对于老年朋友和高血压患者来说并不陌生,反而十分的亲切,因为要经常的见面。但是在服用降压药时,你真的知道怎么服用吗?下面一同来看一下,服用降压药时,存在哪些误区。
1、擅自停药:
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服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值也不能停药,否则容易回到治疗前的水平,引起“停药综合征”或诱发更加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正确的做法是,待血压有效控制在正常水平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力争用*少的药量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2、防治睡前服药:
人的血压在一天中,午夜*低,入睡后的血压比白天平均下降20%左右。因而睡前服用降压药,会导致血压较大幅度下降,再加上夜间血流量减少,血流供应量不足,容易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出现失眠、失明、偏瘫等症状,因此高血压患者切忌在临睡前服药,以防夜间发生意外。
3、要注意药量: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压力反射不敏感,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更易出现首剂反应,容易引起上述反应的药物主要是哌唑嗪。高血压患者开始服用降压药物时剂量宜小,一般主张是常用量的1/3,之后逐渐增加至治疗量。
为了自身的健康,请高血压朋友在服用降压药物时,远离这些误区。
健康是革命奋斗的本钱,更多的健康知识可点击链接详细了解:https://www.1168.tv/video/index.html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及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