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部位太重要了 保护好有助于延寿
1、耳
在寒冷的冬季,双耳长时间裸露于冷空气中可能被冻红、冻僵、长冻疮。对于有些人,冷风灌入耳,甚至有种“冻到头疼牙痛”的感觉。“这在南方感觉不到。”高三德指出,“耳朵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热量容易散发,且‘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因此冬季一定要做好耳朵的保暖。”
2、颈
颈部上连脑袋下接躯干,受凉后会引起局部血管收缩,可诱发眩晕、大脑供血不足等不适。“风从项后入”,脖子后面*容易受风,原因在于颈后有三个重要穴位:风府、风池和风门,成为风邪侵入的漏洞。有句话说“神仙也怕枕后风”,“枕后风”即指“颈后风”,这贼风从脑后偷袭侵入人体,轻则伤风感冒,重则中风瘫痪。
3、头
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体内阳气*容易从头部走散掉。这种现象在西医看来是由于头部皮肤薄,血管及毛发毛孔既多且粗,所以体内热量从头部大量往外蒸发。而阳气散掉了,热量蒸发了,头部自然畏惧冷风,随着年龄的**会越来越怕风。头部一旦受风着凉,容易引发感冒、头痛、牙痛,甚至诱发脑血管疾病。
4、鼻
中医说,“鼻为肺之窍”,鼻又是呼吸换气的出入口。在寒冷天气里,鼻常以“红鼻头”、“流清涕”示人,发出“受冻”信号。而鼻子受寒容易诱发鼻炎、鼻出血、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5、背
常听老人说后背怕冷,有的甚至说后背冒凉气。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风寒外邪极易从背部经络上的诸多穴位侵入人体,损伤阳气,使阴阳平衡受到破坏,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或引起旧病反复。
6、腰
高三德解释说,“腰为肾之府”,腰部受到寒冷刺激,人的“先天之本”肾就会受到牵连。中老年人突遇冷风后极易刺激神经,引起腰部疼痛,甚至旧病反复。
7、膝
“老寒腿”过冬难,有关节炎的膝盖就跟气象台一样,天气一变冷,膝盖先知道(膝痛准时报到)。高三德指出,人的膝关节跟其他地方不一样,膝盖外面就薄薄一层皮,没有脂肪,冬天特别怕冷。随着年龄**,动脉血管或多或少发生硬化,血供减少。当气温降低,血管收缩,膝关节的血液供应就更少了,保护和调节功能下降,寒气侵入就容易诱发膝关节疼痛。
8、脚
寒从脚下起,脚冷入睡难。由于脚皮下脂肪少,保温性能差,加之远离心脏,血液供应慢而少,长时间下垂,就容易发冷。而脚受凉足以引起感冒或使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痛经、腰腿痛等旧病反复。
健康是革命奋斗的本钱,更多的健康知识可点击链接详细了解:https://www.1168.tv/video/index.html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及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