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糖尿病肾病的病理
中医学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消渴失治,阴津耗损,阴损及阳”为主要病理。消渴病肾病必从消渴病发展而来。临床以糖尿病症状加蛋白尿和水肿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消渴之病,本系阴虚燥热,若迁延日久,治不得法,或失治误治,则阴津愈耗,阴伤耗气,阴损及阳是其基本的病理机转和发展趋势。且消渴病多禀赋亏损,《灵枢?五变》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而“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若肾阴不足,肝失所养,常致肝肾阴虚,阴虚火旺之证;阴伤不止,同时耗气,则成气阴两伤之候。
中医学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气虚失摄,精微外泄,则出现尿多尿浊;久则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精微外泄增多,水湿气化不利,水液潴留,泛溢肌肤,从而尿浊浮肿并见;若病情继续发展,肾体劳衰,肾气失司,气血俱伤,血脉瘀阻,浊毒内停,则诸证迭起,*终导致肾气衰败,五脏受损,三焦阻滞,升降失常,水湿浊毒泛滥,转为气机逆乱之“关格”、“肾衰”。
责任编辑:陈江涛 WWW.1168.TV 2010-12-21 15: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