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意大利医院管理经营(一)
一、意大利医院系统简况
意大利是一个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水平较高的国家,全体公民在国家所属的公立医院可享受免费医疗服务。公民也可根据个人的需要和经济实力去各类私立和教会医院就医。意大利现有人口6 700万,平均每176人拥有一位医生,是人均占有率*高的国家。
(一)意大利医院的分类:意大利的医院可分为3类。
1.教会医院:教会医院*初是教会用于慈善事业,免费为平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单位。目前这种纯教会医院已经不多,大多数教会医院是政教合一,即政府对医院进行财政支持并进行管理。但医院*主要的部门,如院长、财政、人事部则由教会把持。这种医院的特点是历史较长,规模不大,声誉较好。
2.私立医院:私立医院的经营基本上是自负盈亏。特点是规模较小,专业性较强,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水平差参不齐,收费高,病人可选择性较强。
3.公立医院:公立医院是由国家投资兴建,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营运资金由国家支持,特点是规模较大,设备先进,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较高。
意大利公民去公立医院和教会医院只凭身份证或税卡即可就医;非意大利公民去医院须支付现金;所有居民去私立医院都要支付现金或凭医疗保险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急诊病人不论是意大利公民还是外国人全部免费享有医疗服务。
(二)院长的任用:
①公立医院院长由国家卫生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任命;②私立医院院长由医院董事会任命;③教会医院院长由教会任命。
(三)医院职能部门:
院长下属3个职能部门:人事部、医疗部、经济管理部。
以上3个部门人选均由院科学技术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科管会,它由本院和社会上受聘的知名**组成)推荐,院长任命。其它的行政和后勤保障部门都是功能部门,而不是职能部门。
院长一般不直接与科室发生业务联系,而是通过以上3个部门来对医院工作进行领导。
二、医院经济管理状况
意大利政府用于卫生项目支出每年超过3 000亿美元,在全世界范围内,国家用于卫生项目的费用占排行5位,在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之后。1995年以前,国家对医院的财政支持主要根据医院的规模和床位数在年初一次性拨给,而不考虑医院的床位周转率和所收病人的病种。这种方法不言而喻是官僚主义式的。由于多年来意大利经济不景气,医药费用指数不断上涨等原因,多数医院经营不良,公众呼声强烈。1995年以后,国家对医院拨款方式进行了改革。拨款根据:床位+病种+床位周转率。这种经费分配方法有两个好处:一是能使医院的支出得到比较合理的补偿;二是能使医院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劳动热情。每个住院病人由国家按**计算,如病人3~5天治好出院,结余经费为医院所得。该方法实施以后,社会各界和医院反映良好。问题是,对于超过**的患者,医院只有赔钱,这是件对医院和病人都不利的事,对这个问题,**和医院正探索新的解决办法。
责任编辑:陈江涛 WWW.1168.TV 2010-12-30 1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