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酗酒登上致癌榜 “红酒抗癌”存异议

健康知识2011-01-25 12:00:00589阅读
    众所周知,癌症是一个很复杂的疾病。全世界无数的科学家、医生研究了很多年,但是对它的认识还很有限。到目前为止,对于癌症产生的原因,细胞为什么会发生癌变的诱因,也没有一个很清楚的结论。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联合**组认为,饮食在发达国家的癌症发生中所起的作用约为30%左右;而在发展中国家,则在20%左右。这个比例使饮食成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癌症诱因。
    肥胖、酗酒、黄曲霉毒素和咸鱼致癌
    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主办的《食品指南》杂志指出,据科学研究结果,有比较充分证据证明肥胖、酗酒、黄曲霉毒素和中国式的咸鱼具有致癌能力;而一些证据虽不是那么充分,但很可能是致癌因素的饮食。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认为,猪肉、牛肉、羊肉等所有的红肉都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推荐的每周食用红肉量为500克左右;对于那些经过储存处理的肉类,他们的结论是:每天食用50克,就使结肠癌的发生风险增加21%。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癌症发生风险与人们高度关注的添加剂、防腐剂并没有必然联系,《食品指南》杂志指出,主要问题出在用盐腌制保持上,因为咸鱼、咸肉等食品在腌制过程中,都可能产生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如果吃了中国传统的、流传了千年的那些腌制“**”食物,都会出现上述问题。
    黄曲霉素是由发霉的粮食、花生所长出的黄曲霉菌产生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多发于温暖、潮湿、容易滋生黄曲霉菌的地区,尤其是食用玉米、花生多的地区。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教授王兴国说,黄曲霉素是由黄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是*强的致癌物质之一,主要损害肝脏、胃和食道,并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在购买、储存粮食、花生、大豆等食物时要注意避免发霉。
    **推荐健康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组推荐的减少癌症发生的生活方式是:
    保持体重在合理的范围(体重(以公斤为单位)除以身高(以米为单位)的平方,在18.5?24.9之间),并且避免成年后一些体重增加超过5公斤;经常性地运动;避免饮酒,如果实在要喝的话,每天的酒精量不超过20克;少吃中国式的咸鱼,在儿童时代尤其重要,盐以及盐渍食品也要少吃;减少食物中黄曲霉素出现的机会,如发霉的花生;每天至少吃400克的蔬菜水果;少吃经过储存加工的肉类;不要吃很烫的食物或饮料。
    王兴国说,饮食过热会损伤、刺激食道黏膜上皮,长期刺激下将诱导组织恶变。中国人的消化道肿瘤明显高于西方人,就与中国人多喜热食、热汤,如菜汤、面糊等有关;而西方人多饮用果汁等冷饮。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明确指出,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能够保护人们不得癌症。他们推荐的“有助于抗癌”的食谱是:“超过2/3的食物成分来自于植物,即蔬菜、水果、全谷以及豆类等”。
    红酒抗癌存异议
    王兴国特别提到有关红酒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说法,其实那是一种误解。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对着名的“法国悖论”现象作出了解释。所谓 “法国悖论”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尽管法国人爱吃奶酪等高脂肪食物,但其冠心病发病率较其他同样是高脂肪饮食的西方国家低,究其原因是法国人经常喝红葡萄酒,研究者推断红葡萄酒中一种叫“白藜芦醇”的**化合物发挥了对心脏的保护作用。1997年《科学》杂志发表有关“白藜芦醇防癌”的研究报告。到目前,已经报道的白藜芦醇的作用有预防心脏血管疾病、抗癌、抗氧化、抗菌、保护肝脏、免疫调节、防辐射、雌激素样作用等。
    王兴国强调,虽然人们对白藜芦醇的关注和研究是从红酒开始的,红酒中也的确含有白藜芦醇,但目前有关白藜芦醇健康益处的实验研究发现并不能直接“归属”于红酒。实际上普通红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并不高,一般为1.5?3.0毫克/升。根据美国有关白藜芦醇膳食补充剂的建议,每天宜服用4毫克白藜芦醇,如果换算成普通红酒的话,相当于每天要喝1300?2600毫升,这显然是不现实的。白藜芦醇有很多保健作用,但需要达到一定的剂量才会发挥出来,单靠喝红酒很难达到这个剂量。
    “红酒中是含有酒精的,酒精对健康的危害是不容回避的,不论来自白酒、啤酒,还是红酒,酒精总是有害的。”因此,王兴国建议,对那些一定要喝酒的人来说,红酒是*好的选择;但对于不喝酒的人来说,*好做法是继续不喝酒,而不是喝点红酒。

        责任编辑:陈江涛    WWW.1168.TV    2011-1-25 14:33:34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