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要小心低血糖的危害

健康知识2011-03-11 12:00:00636阅读
    糖尿病人要小心低血糖的危害
    老年人低血糖症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在接受胰岛素和口服磺脲类治疗的糖尿病人中尤其常见。严重者抢救不及时常引起死亡。低血糖持续时间过长,即使生命得救也可留下脑组织不可逆损害。因此,及时诊断和迅速有效抢救严重低血糖症,关系到病人生命和预后。
    经常有家属问为什么会出现低血糖症,类似这样的严重低血糖昏迷多见于老年人不稳定型糖尿病或新诊断的糖尿病。
    由于开始使用降糖药,不熟悉药物的特点和维持时间,药物剂量与血糖、饮食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还未摸出,特别容易出现低血糖昏迷、抽搐。又由于昏迷、抽搐的症状,需要与脑血管病、颅内感染、癫痫、精神病等多种疾病相鉴别,短期内往往难以确诊。这时如果没有及时考虑低血糖症,很容易延误抢救时间,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作者认为昏迷病人应常规检测血糖,以便及时抢救低血糖昏迷病人。
    低血糖症的抢救应快速补充高浓度葡萄糖,迅速纠正血中的低血糖。一般静脉注射50%或25%葡萄糖液20~40ml,视病情可反复使用,直到病人神志转清,出汗停止,心率变慢为止。需要提醒的是对于胰岛素过量或口服磺脲类药物并合用拜糖平所致低血糖时,进食淀粉及蔗糖均不及时有效,因为此时肠道α-葡萄糖苷化酶已被拜糖平竞争性抑制,而必须推注高浓度葡萄糖,以免耽搁抢救时机。胰高血糖素也能纠正低血糖,一般用1mg静脉、肌肉、皮下注射均可。静注1分钟起效,可维持30分钟。该药对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效果特佳,但对磺脲类及胰岛素瘤所致的低血糖疗效差。静脉注射50%或25%葡萄糖液后容易出现高血糖,而胰高血糖素逆转低血糖时不伴有高血糖反应,这也是该药的优点之一。
    在抢救低血糖的同时,要重视预防低血糖所致的继发性损害,特别是对脑组织的损伤。*新的研究证实:某些钙拮抗剂,如尼莫地平可减轻胰岛素所致的低血糖对脑的损伤,应及时应用。同时也要保证充分供氧和维持足够的脑血流量。

        责任编辑:陈江涛    WWW.1168.TV    2011-3-11 16:03:08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