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运动疗法的必要性
糖尿病病人通过运动锻炼,即使不伴有体重下降,也可使血中胰岛素水平下降,提示胰岛素敏感性增加。从运动生 理效应角度讲,急性运动可促进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解,使血糖下降,而慢性长期运动可改善肌肉等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速肝糖原、肌糖原的分解及末梢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水平降低。
2 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
有效的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组织中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使极低密度脂蛋白减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同时 促进脂肪分解及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的利用。这样既可使过剩的脂肪组织消耗,起到减肥作用,又可起到降脂和调节脂代谢的作用,有利于预防慢性血管并发症。
3 增强体力及运动能力,改善精神状态:
运动锻炼可提高*大耗氧量,持久的运动可增强肌力、耐力,增强体能,使体格健壮;也可促进运动的调整 力、柔韧性等;同时还可改善心、肺功能。另一方面,运动锻 炼有利于恢复心理平衡,消除焦虑等应激状态,使病人精神上有爽快感、充实 感、满足感,提高自信心和自我决断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体力恢复和精神心理状态好转,十分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4 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基于以上运动的治疗效应,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高胰岛素血症,降脂、减肥、降糖,有利 于糖尿病病情的综合控制,进而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等的发生和发展。
5 运动效应的*新机制,进一步肯定了运动疗法的临床价值:
既往研究提示运动锻炼能使肌肉摄取葡萄糖增加,使胰岛素受体数目相对增加或结合力上升,受体后效应增强,如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糖利用改善,三羧酸循环中酶活性增强。*近人们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探讨了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发现Ⅱ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性主要源于葡萄糖转运子(GLUT4)及其信使核糖核酸(GLUT4mRNA)的减少,运动锻炼可使肌肉内GLUT4和其mRNA的水平升高,并认为这是决定运动疗法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糖代谢的主要机制。
责任编辑:季芸 WWW.1168.TV 2011-3-12 1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