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心律失常,引领健康生活
近年来,我国在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方面发展迅速,起搏器、体内除颤器等抗心律失常植入装置的年增长量为15%—20%,植入量和植入技术在亚太地区已处于**位置。心律失常包括房颤的射频消融技术与数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也在快速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相继进行了多项多中心大规模循证医学研究,这些结果相继在国内国际发表,引起国际同行高度重视。
据郭继鸿介绍,“中国心律学联盟”将在本届会议上成立。“中国心电数据库”工作也将在会议上进行讨论并启动,预计在明年完成30万-50万例中国人心电数据的入库,弥补国际数据库在这一方面的空白。“这对我国国人的健康以及心律失常诊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郭继鸿说。
此外,“校园猝死、遗传性心律失常中国救助工程”已经启动。这项救助工程已募集250万元捐助,主要针对经济贫困患者进行救助。目前已有部分患者得到救助。校园猝死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也将在明年启动。
据悉,以“行动起来,引领健康中国2010”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为期四天,通过阐述中国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新近变化趋势和特点,比较各国医务人员吸烟现状和医院禁烟策略等,进一步高举预防旗帜,明确学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关注心血管疾病对普通居民经济和生活的影响,展现先进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中国心律学会主任委员郭继鸿在14日开幕的第二十一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对记者表示,我国心律失常的诊治与治疗领域正在更加快速、更加积极主动、更加严谨扎实、更加注重实效的发展之中,并将为国人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李静 WWW.1168.TV 2011-4-9 13: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