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降价死”:药价倒挂制药企选择放弃

营销策划2011-09-07 12:00:00992阅读
    记者调查发现,药品价格调整后,多种药物先后从市场销声匿迹。导致药品“降价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记者调查发现,一旦国家有关部门调整药品价格,所有环节的利润空间都在缩小。对这些环节来说,往往就会选择放弃该药品。
    “业绩”面前销售员“不给力”
    还是用记者调查的氯霉素眼药为例。当记者问及两种价格的氯霉素眼药有何不同时,销售人员解释:“药物浓度不一样,国家调整的、售价为1.3元的那种,其实和生理盐水相似,起不到治疗沙眼的作用,还是贵的那种药效好。”她还强调,售价高的药品,氯霉素成分浓度远远高于售价低的那种。
    听了销售人员的话,多数购买者都会选择贵的药品,那么事实上,两种药品的区别能有多大?一位眼科专业医生透露,滴眼液中添加的玻璃酸钠成分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可以起到润眼和保护眼结膜的功能,但治疗沙眼、结膜炎等疾病的有效成分仍旧是氯霉素。而药物浓度的计算方法,是用药物含量除以容量。两者分别是用20mg除以8ml,12.5mg除以5ml,计算可知两种规格的药物浓度同样为2.5mg/ml,因此销售人员对于贵的药品药物浓度高、疗效好的解释是错误的。
    众所周知,药店销售人员上岗前,都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取相关资质证,销售人员没有理由不明白药物浓度的常识,那么她为什么要“忽悠”买药者购买贵的药品呢?想必谁都能够明白,1.3元的药品和售价8元以上的药品,给销售人员带来的销售业绩是不同的。
    药价“倒挂”经销商忍痛割爱
    在大型连锁药店经理看来,每一次降价都对药店是一次考验,药店需要根据*新限价进行定价调整,并与药品代理商重新进行价格衔接。9月份的这次调价,他们药店共涉及几十个品种的药品,有四五种药品出现“倒挂”现象,即进货价格高于*高零售限价,为了遵守规定他们只能赔钱销售,之后再与药品代理商重新商讨进货价格。
    “按照限价出售,代理商的利润会被压缩,*后导致代理商不再向药店供应该药品。”这位经理告诉记者,他也发现过一些药品在降价后出现“停止供货”的现象,但随着该品种的消失,同样疗效的更换过新名或新规格的药品出现,例如药品由原先每盒12片换为了每盒15片,而价格还与原先一样甚至更高了。
    利润压缩制药厂选择放弃
    河北省某药品经销商说,药品分为原研药和仿制药,在我国有99%的药品都属于仿制药,这是因为仿制药比原研药前期投入少。原研药一般需要投入几亿元的研发资金,还要进行多轮的临床试验,工艺要求高耗时久且资金回流慢。而仿制药只需要一套药品生产设备,与成千上万的药品相比,生产成本几乎为零,药品的成本主要放在了药品流通、药品推销等中间环节上。对于一些药厂来说,一旦某种药品被限制价格、被限制利润,他们自然要想办法调整这方面的经济损失,推出更新的药品上市,因此被限制价格的药品,被淘汰的可能*大。
    记者先后联系了多家药品生产企业。某药厂负责人说,降价药品退市,药厂并不愿意看到:“自从国家统一实行药品降价以来,已经有很多‘老药’都退市了,不少药厂都挺不住,我们药厂在过去几年也有降价药品退市,这实在是无奈之举。退市意味着要开发其他药品,也意味着成本增加。”
    另一个导致药厂淘汰限价药的原因,就是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比如某种药品,可能有五六个不同地域的厂家都在各自生产经营。大型药厂的生产成本高,刚入行的药厂想占领市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控制成本,这样一来他们在零售或上市的价格就很有优势,这直接导致该药品利润被压缩。特别是国家限定价格的药品,遭遇恶性竞争时,往往是药厂优选的牺牲品。

        责任编辑:张言    WWW.1168.TV    2011-9-7 15:49:42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