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栓塞治疗颊面部蔓状血管瘤
讨论蔓状血管瘤又称丛状血管瘤或先天性动静脉瘘,属脉管畸形中的复杂性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因其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被列为独立的疾病应用于临床[1]。蔓状血管瘤由胚胎期直接交通的动静脉血管网发展而来,为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周围组织的一种血管发育异常的良性肿瘤。由极度扩张、迂曲的血管群构成,瘤体内的小动脉、小静脉互相沟通形成动静脉瘘,动静脉血均有,以动脉血为主。血管造影是蔓状血管瘤诊断的主要依据,其造影征象为:病变区粗大的单支或多支供血动脉,紊乱排列的蚯蚓状、串珠状或囊状扩张的血窦,提前出现的引流静脉,且常伴有动静脉瘘形成。颊面部蔓状血管瘤主要发生于颈外动脉供血范围。
颊面部蔓状血管瘤的病变广泛、血供丰富,单纯手术切除困难且易出现术中大出血。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拟栓塞的血管瘤靶血管较多者需对靶血管进行分次栓塞。分次栓塞可缓解因头部血液动力学突然改变所致的颅内灌注增加,有利于潜在血管的显露以及侧支循环开放后的栓塞治疗。对肿块栓塞后,弹力绷带绑缚对被灌注的血管进行有效的物理性压迫,有利于蔓状血管瘤血管内的药物和栓塞剂充分作用。
超选择性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定位精确,对正常组织损害小[2],是蔓状血管瘤的优选疗法。因此,经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行栓塞治疗是目前治疗颊面部蔓状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手段。
责任编辑:小徐 WWW.1168.TV 2010-5-8 8: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