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调查(二)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经过几年的建设,茂名市疾控体系建设取得较大发展,各级CDC的工作用房和仪器装备建设是解放以来政府*大手笔的投入,工作用房面积和仪器装备配备率均基本达到国家建设标准,但全市CDC基建和装备导致县级CDC负债的问题有待解决。通过建设,各级CDC的政府经费投入有所提高,但基本上还是处于较低水平,仅占同年财政总支出的0.2%。各级CDC目前都靠创收弥补经费不足,全市CDC创收占支出总额的83.6%,大大高于全国CDC49.5%的平均比例。全市各级CDC人员配置有所改善,但总体呈现人员编制不足、预防医学专业化偏低,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人才缺乏,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将会成为制约疾控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全市疾控体系的公共职能执行上存在缺失,具体表现为疾控体系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公共卫生职能开展率仅列全国中等或中下等水平,实验室检验项目开展率处于全国中下等水平。乡镇卫生院防保组建设,有向专业化、职称化、高素质方向发展的趋势,但目前低学历、低职称、非专业、非执业人员仍占大多数。防保人员的待遇和工作条件有所改善,但目前还是处于较低水平。未能很好适应疾控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增长问题,这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基本相符[2,3]。
4存在问题的原因
4.1各级政府对疾控体系建设的认识未完全到位“非典”流行期间,疾控体系公共服务职能重要性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政府对疾控投入明显增加。但疫情过后,对疾控重要性认识又逐步淡化,政府投入出现停滞,甚至倒退。仍未完全摆脱“财神跟着瘟神走”的恶性循环。对疾控体系建设未真正上升到执政为民、关注民生的层面去理解和执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一种公益性质的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人愿意投入,维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在于政府,如果政府领导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认识不清,财政投入的随意性问题就永远无法真正解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其公共职能缺失的问题也得不到根本解决。国内其他研究者也认为“导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职能缺位的根源是政府筹资和管理职能的缺位”[2、3]。
4.2随意性强,缺乏规范有序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对策各级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缺乏统筹管理疾控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和统一规划、措施和对策,存在上头政策是一套,执行政策又是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经费投入、人力资源配置、重点项目建设、内部管理规范和考核、履行公共职能执行等方面,随意性强,条理性、强制性差,这些问题不彻底解决,就很难从根本上完善疾控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小徐 WWW.1168.TV 2010-5-8 9: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