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过程的心理障碍
1、心理过分紧张--怯场。所谓怯场,是指应试者由于心理过度紧张,情绪不安,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控制自已,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致于有的表现出头晕,活动失常,无法进行考试。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心理学家研究,主要是应试者有着强烈的动机,但由于准备不足也包括心理准备不足造成的。有些研究表明,动机过强会使反应效果变坏。
2、情绪低落--丧失信心。在应试中由于应试者出于被迫参加,或是认为目的达不到,或是在应试过程中预感成绩不好,都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动机缺乏强度、缺乏韧性,现样表现为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致弃考。这里由于动机过弱和注意力分散所致。在高校招生考试中,如第*节课考试试题难度较大,会对第二节考试中应试者心理带来干扰,表现为消极,没有信心,直至不能坚持下去。
3、外来“刺激”对心理带来的干扰。在解答试题过程中,应试者要对所学知识经过回忆,联想、知识重现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回忆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它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是在试题词语的作用下,暂时神经联系又恢复的过程。突然外来“刺激”往往容易使“神经联系”中断,强“刺激”还能使原来已知“信息”难于“提取”,其结果影响测验进行。人们对突然刺激常说“吓死我了”、“吓得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就是这个道理。在考试中如有人突然大声喧哗,考试秩序混乱,附近传来噪声等,都是“刺激”的因素。
4、偶发事项对心理带来的惊慌。在应试者缺乏思维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一些事项、事件,会使应试者惊慌失措,心理紧张,影响正常思维,造成考试成绩下降。考生在考前出现一定程度的考前焦虑是正常的。目前,我们的重点在于讨论如何消除考试焦虑,但不应过头。考生在考前一点也不紧张,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心态上考场也是**不能发挥出较高水平的,所以考生应保持适度的紧张心态上考场。
责任编辑:宋娟 WWW.1168.TV 2011-12-21 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