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保健:是变大还是变小(四)
此次重组是温宁上任后的又一个大动作。2002年,拜耳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企图扭转被动局面,如实施包括裁员在内的削减成本计划,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等,2002年因此被称为“转变年”。但显然,拜耳未能在2002年实现彻底的转变。2002年,拜耳收购安万特作物科学(Aventis CropScience),结果导致该公司2002年营业利润下降46%。在此之前,拜耳为医药保健、聚合物、化学品和作物科学四大业务部门设定了*低17%,*高29%的毛利润率。如果没有更加彻底的重组,这样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新的重组计划得到了投资者的普遍认同。消息公布后,拜耳股价当天飙升8.64%。
沦落二线?
2002年,拜耳集团的毛利润率仅有10%,作物科学为7%,医药保健只有8%。温宁的目标是,到2006年拜耳集团的毛利润率要达到21%,其中拜耳作物科学要达到29%,医药保健子集团要达到20%。他的“野心”的确不小。当然,摆在他面前的困难也不小。
在拜耳保留下来的三大支柱业务中,制药业务的问题*大,这也是温宁重点要解决的。首先是拜斯亭官司问题。2003年11月,拜耳用7.47亿美元解决了1959起涉及拜斯亭的诉讼,但该公司仍面临着10378起诉讼。在拜斯亭从市场上收回之前,已有600万患者服用过这种药。截止到2003年12月,拜耳所支付的赔偿款均由保险公司赔付,因此没有对公司的盈利造成直接冲击。该公司已发出警告,如果原告数量继续增加,保险公司的赔付可能不足以支付所有赔偿款。曾有分析师预测,拜耳的赔偿额可能高达50亿美元。
责任编辑:小徐 WWW.1168.TV 2010-5-25 9: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