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保健:是变大还是变小(四)

健康知识2010-05-25 12:00:00973阅读
      在这次的重组中,温宁有两个着眼点。一是增长潜力,即保留下来的业务要有增长潜力。二是优势,即拜耳在该业务领域拥有全球竞争优势。以制药业务为例,尽管拜耳存在众多困难,但它正在研发一些有潜力的肿瘤药,而肿瘤药正是未来制药业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在材料科学业务领域,拜耳在诸如聚亚胺酯、聚碳酸酯等方面都处于全球**地位。剥离化工业务就是要缩小业务范围,集中公司资源,发展有增长潜力或有竞争优势的业务。整体而言,保留下来的业务的利润率相对更高一些。 
      此次重组是温宁上任后的又一个大动作。2002年,拜耳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企图扭转被动局面,如实施包括裁员在内的削减成本计划,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等,2002年因此被称为“转变年”。但显然,拜耳未能在2002年实现彻底的转变。2002年,拜耳收购安万特作物科学(Aventis CropScience),结果导致该公司2002年营业利润下降46%。在此之前,拜耳为医药保健、聚合物、化学品和作物科学四大业务部门设定了*低17%,*高29%的毛利润率。如果没有更加彻底的重组,这样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新的重组计划得到了投资者的普遍认同。消息公布后,拜耳股价当天飙升8.64%。
      沦落二线?
      2002年,拜耳集团的毛利润率仅有10%,作物科学为7%,医药保健只有8%。温宁的目标是,到2006年拜耳集团的毛利润率要达到21%,其中拜耳作物科学要达到29%,医药保健子集团要达到20%。他的“野心”的确不小。当然,摆在他面前的困难也不小。
      在拜耳保留下来的三大支柱业务中,制药业务的问题*大,这也是温宁重点要解决的。首先是拜斯亭官司问题。2003年11月,拜耳用7.47亿美元解决了1959起涉及拜斯亭的诉讼,但该公司仍面临着10378起诉讼。在拜斯亭从市场上收回之前,已有600万患者服用过这种药。截止到2003年12月,拜耳所支付的赔偿款均由保险公司赔付,因此没有对公司的盈利造成直接冲击。该公司已发出警告,如果原告数量继续增加,保险公司的赔付可能不足以支付所有赔偿款。曾有分析师预测,拜耳的赔偿额可能高达50亿美元。

        责任编辑:小徐     WWW.1168.TV    2010-5-25 9:55:46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