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从“小动作”到“大体系”
看清政策走向
在新医改规划中,企业管理者清晰地看到:增加的8500亿元医改投入中,中央投入3318亿元,其他需要地方政府投入,中央和地方的投入比例大致为4∶6。可以说,地方政府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如果OTC医药企业不重视公共关系建设,就会逐步淡出视野。
在目前的形势下,医药企业的竞争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本药物目录、社区和新农合药物目录、药品定价和招投标等都是医药企业获得大部分医疗市场准入权的资格,因此,构建公共关系体系成为了企业的首要工作。
从新医改的内容可以看出,政府的触角将介入到医药企业从生产、营销到市场的方方面面,反过来,医药企业的工作也要与政府的触角所及做良好的对接。可以说,哪家医药企业在政府事务工作中走在了同行的前面,哪家企业就会获得市场主动权,甚至会在*低成本下进行市场运作。
适时调整组织架构
据了解,目前很多医药企业没有专门的政府事务部门或者公共关系部门,有的企业即使有专门的部门,也只是市场部之下的底层职能编制,一般没有相对固定的职位和编制,杂七杂八的工作都要做。另外,有些医药企业的政府事务部门既没有完善的政府关系拓展和维护方案,也没有相关的经验,*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医药企业都没有年度政府关系拓展和维护预算,资金和费用都来自整体预算编制之内的结余或者挪用。
另外,医药企业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打造自己的政府关系网。这项工作一方面要依靠公司的政府关系部门来完成,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驻地人员的人脉关系和业务能力,当然还需要商业客户的帮助。
及时表达政策见解
根据相关规定,各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推进新医改并完善相关内容。医药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国家医改政策的研究,向省级管理部门提供合理的建议,为省级相关部门分忧解难,或者就本省新医改方案的制定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政府关系拓展和维护是企业未来市场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单纯依靠市场运作已经不足以维持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比如基本药物的遴选、医保目录的增补、GMP的严控等,都会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管制和影响。
在政策的影响下,有些医药工业企业会顺势而为迎风壮大,而有些企业则会因不重视行业政策或顺应政策的脚步过慢而被边缘化直至消失。希望你和你的企业不是后者。
责任编辑:小徐 WWW.1168.TV 2010-5-25 11:57:04